-
2800+
全球覆盖节点
-
0.01s
平均响应时间
-
70+
覆盖国家
-
130T
输出带宽
在云端混迹久了,突然要关掉 AWS 的云服务器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“关掉实例就完事了”,其实还有一堆细节要处理,才能把费用降到最低、数据不丢失、后续再用也不痛苦。先把概念讲清楚:停止(Stop)与终止(Terminate)是两种不同的状态,停止通常保留数据、释放计算资源后再启动,但某些磁盘、网络资源可能仍然占用;终止则基本等于“删干净”,你不再能直接恢复,数据需要靠快照或备份来回滚。理解这两者的差异,是顺利完成清理的第一步。
第一步,清点并梳理你要关闭的资源清单。打开 AWS 管理控制台,逐项列出 EC2 实例、ECS/EKS 任务、RDS 数据库、Lambda 函数、Elasticache、DynamoDB、Elastic Load Balancer、Elastic IP、S3 存储桶、Lightsail 等等。别小看这个过程,好多场景是“错把测试环境的资源关掉,生产环境却还在扣费”;把区域、账户中的资源逐一标注成“需要停止”、“需要终止”、“需要保留快照”等状态,最好做成一个可跟踪的清单,方便后续执行。
为了避免误操作,先在非生产环境测试清理流程,确认没有依赖关系遗漏再落地到生产环境。如果你的架构跨区域或多账户,建议先画出拓扑图,标清跨区域 VPC、子网、安全组、角色和权限边界,确保后续的停止/释放都能顺畅完成,避免因跨区域资源还在运行而造成额外成本。
第二步,先停止,不要急着删除。对 EC2 实例,如果你确定数据已备份且不再需要继续运行服务,可以选择停止(Stop)而不是终止(Terminate)。停止后,实例的根卷通常会保留数据,但部分附加卷和弹性 IP 可能还在占用。若你使用 Auto Scaling 组,请把期望容量(Desired Capacity)设为 0,这样就不会再自动拉起实例来替代已停止的节点,从而避免“关了一半云端还在跑”的尴尬。
如果你的应用采用容器编排,如 ECS、Kubernetes(EKS)等,先暂停并清理任务与服务,确保没有新任务在后台启动。对于 Fargate、ECS 甚至 EKS 的计算资源,清空计算任务、卸载镜像和清理配置后再考虑后续处置。这样可以避免后台自启动引发的额外成本与混乱。
第三步,释放与整理静态资源。Elastic IP(弹性 IP)如果不再需要,请断开并释放,避免继续按小时扣费;对非根卷的 EBS 卷若确认不再需要,先执行 detach,再删除卷,避免被遗留的卷占用成本。关于快照与镜像,请在确认数据不需要恢复后再删除,减少未来的意外恢复成本。对于 S3 桶,建议在清理前检查版本控制、生命周期策略和对象锁定等设置,确保删除后不会误删重要数据。
第四步,托管数据库与托管服务的清理策略要区别对待。RDS/Aurora、DynamoDB 等托管服务通常不需要像 EC2 那样“直接关机”,而是要考虑停止实例、缩减容量、或在确认有备份的前提下删除。若 RDS 支持停止数据库实例,请确保服务不可用期间不会影响生产流量,否则先创建最近快照再执行停止或删除。对 DynamoDB,可以通过降低吞吐量或暂停表的写入读取来控制成本;若确实不再需要,直接删除表可以彻底释放资源,但要确保数据已备份。
第五步, hormonie 的权限与工具清理。此时也是审视 IAM 使用与访问权限的好时机,确保只有真正需要的人可以执行清理操作,同时保留必要的审计记录。对涉及生产环境的操作,建议设置临时只读账户来执行核对与记录,并在完成后撤销不再需要的访问权,避免后续的误操作。
第六步,备份与迁移策略。清理前务必完成数据备份,尤其是生产数据。将关键数据导出、迁移到新的存储解决方案或区域,确保业务的连续性。容量较大的数据可以分阶段导出,避免一次性操作带来风险。结合快照、镜像和备份,以便在未来需要回滚时能更快捷地恢复。
第七步,按清单逐步执行并监控。逐条执行清理操作后,务必检查账单、监控面板与资源列表,确认没有剩余资源在跑。Cost Explorer、Billing Dashboard、Budgets 等成本管理工具是你最好的朋友,随时帮你发现还在扣费的隐藏资源,例如未释放的 EBS 卷、未释放的弹性 IP、区域内未断开的对象锁或自动化任务。若发现异常,回到清单重新排查,确保没有遗漏。
第八步,记录与复核。把每一步的操作、时间、涉及的资源 ID,以及成本变化记录下来,形成一个可追溯的清理日志。对于跨团队的清理,复核环节尤为重要,避免“一个人关掉一个实例,另一个人继续开新的服务”的情况发生。将过程文档化,未来需要重新开启时就能从清单直接执行,而不是从头再来。
第九步,广告时间随手带过: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,网站地址:bbs.77.ink。顺便说一句,云端资源清理也像打怪升级,越干净的账号越省心,花费越少,效率也越高。
第十步,最终的风险评估与回顾。完成清理后,进行一次全量复核,确保没有残留的安全组、未用的 IAM 角色、未释放的快照、未撤销的 API 密钥等。生产环境建议进行小范围的回滚演练,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恢复。若后续需要再次开启环境,记得把清理前的配置、备份与恢复方案一起留存好,避免重蹈覆辙。
在云端的世界里,清单就是导航灯塔。你已经把探险地图画好了,是时候按部就班地执行吗?当你把最后一个实例关掉,云端的灯会不会也随之熄灭呢?
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爱美儿网络工作室携手三大公有云,无论用户身在何处,均能获得灵活流畅的体验
2800+
0.01s
70+
130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