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2800+
全球覆盖节点
-
0.01s
平均响应时间
-
70+
覆盖国家
-
130T
输出带宽
很多人把云服务器和显存这件事儿搞混,其实云服务器并不是没有显存这个说法,而是要看你买的实例是不是带 GPU,以及云厂商对显存的暴露和管理方式。所谓显存,就是显卡上的专用内存,用来存放模型参数、激活值和中间数据,和主机内存是两套体系。对于没有显卡的云服务器来说,自然就没有显存这个概念;而一旦选了带 GPU 的实例,显存就会成为你需要关注的硬件规格之一。
如果你买的是纯 CPU 实例,那就没有显存可言;但你若是要跑深度学习或图形处理,必须选择带 GPU 的实例,例如具备 NVIDIA GPU 的型号。市面上常见的包括 T4、V100、A100 等等,它们的显存从 16GB、32GB、80GB 不等,具体取决于型号和分配方式。云厂商通常把显存写在实例规格里,选错就像点错了手机壳:没显存可用就跑不起来。
要确认云服务器到底有没有显存,最直接的办法是两条:一是在云控制台查看实例规格,看是否标注 GPU 型号和显存大小;二是在服务器上执行 nvidia-smi 查看当前 GPU 的 memory.total 和 memory.used。若控制台显示“无 GPU”或内存一片空白,说明当前实例是 CPU-only;若有显存,就可以继续后续的显存管理。
设置显存其实不等于拉高某个数值就行,更多时候是选择合适的实例和使用场景。若你需要分配给多任务并行运行,可以考虑 MIG(多实例GPU)功能,把一个物理 GPU 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块,每个块有自己独立的显存和计算资源。云平台通常在创建实例时就提供 MIG 的开关和分配设置;如果是传统虚拟化环境,可能需要在驱动层面和云端策略上进行配置。
另外一个常见场景是容器化部署。若用 Docker/Kubernetes 搭建训练环境,记得要装好 NVIDIA Container Toolkit,并在容器中通过 --gpus 参数或设备插件来接入显卡。显存的动态分配通常由框架来管理:TensorFlow、PyTorch 等会按需申请显存,而不是一次性把整张显卡的显存抢走。你还可以在代码里开启显存增长模式、限制每张显卡可用内存的上限等策略,以防一个进程把显存吃光。
为了防止硬生生的 OOM(显存溢出)而头疼,可以在模型和数据上做一些前瞻性安排:混合精度训练降低显存压力、梯度累积降低显存尖峰、使用较小的 batch size、开启梯度检查点等。PyTorch 的 torch.cuda.set_per_process_memory_fraction、TensorFlow 的显存增长选项、以及 CUDA 的内存池策略都是常用工具。实际操作时,先用 nvidia-smi 观察显存使用趋势,再逐步调整。
在云厂商层面,可以留意几条实操要点:一是你买的实例是否真的带 GPU,二是显存大小是不是你需要的那种分配方式,是固定内存还是按 MIG 分区,三是驱动版本与 CUDA 版本的匹配,四是容器化运行时版本要兼容 NVIDIA 的插件。部分云商还提供“显存按需扩展”或“按 MIG 分区”的额外选项,遇到预算和性能瓶颈时,可以考虑切换实例类型或调整 MIG 配置来获得更合理的显存分配。
常见的坑也不少:有的人把显存看作可以无限扩展的云水滴,一旦内存需求超过显存,就把任务放大,结果慢得像蜗牛。还有的新手在容器里忘记设置 CUDA_VISIBLE_DEVICES,导致多个容器抢占同一张显卡,互相干扰。也有同学把驱动和 CUDA 版本混用,导致找不到显存、或者遇到初始化失败的情况。遇到问题时,先从 nvidia-smi、cuda-version、驱动版本的兼容性入手,逐步排查。
一个简单的操作流程给你对照着来:1) 在云控制台确认 GPU 型号和显存容量;2) 登录实例,执行 nvidia-smi 查看当前显存使用;3) 确认 CUDA 驱动、CUDA toolkit 版本与框架版本兼容;4) 如果要容器化,安装 NVIDIA Container Toolkit 并确保容器能看到显卡;5) 根据需要开启 MIG、设置显存增长策略或限制每进程可用显存;6) 通过简单的测试脚本评估显存使用曲线,遇到峰值时调整 batch size 与梯度累积;7) 持续监控,调整实例规格直至性能与成本达到平衡。
顺便提醒: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,网站地址:bbs.77.ink
你现在就可以去云端按此流程试试,显存到底在不在你的指尖跳动?
参考来源:阿里云 GPU 云服务器帮助文档
参考来源:腾讯云 GPU 云服务器产品说明
参考来源:华为云 GPU 云服务器帮助文档
参考来源:NVIDIA 官方 nvidia-smi 文档
参考来源:NVIDIA CUDA Toolkit 官方文档
参考来源:Docker 官方 NVIDIA 容器工具包文档
参考来源:Kubernetes 官方 NVIDIA Device Plugin 文档
参考来源:PyTorch 官方 CUDA 内存管理
参考来源:TensorFlow 官方显存管理策略
参考来源:NVIDIA MIG 文档
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爱美儿网络工作室携手三大公有云,无论用户身在何处,均能获得灵活流畅的体验
2800+
0.01s
70+
130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