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2800+
全球覆盖节点
-
0.01s
平均响应时间
-
70+
覆盖国家
-
130T
输出带宽
你是不是在云服务器上误留了一个已经废弃的项目,结果总是占用CPU、占用磁盘、拉高运维成本?今天把从云服务器上彻底删除一个项目的全过程讲清楚,帮助你清理干净、释放资源,并避免误删造成的损失。
第一步,明确要删除的对象。一个“项目”在云端通常包括账户/订阅中的一个命名空间、一个或多个虚拟机实例、绑定的磁盘、网络配置、以及在代码托管和持续部署端的相关引用。你需要把以下范围列清楚:云提供商的项目/资源组、相关的虚拟机、绑定的云盘、快照、负载均衡、公网IP、DNS记录、以及在 GitHub/GitLab 等的仓库与部署脚本。
第二步,做一次全面备份。包括虚拟机中的数据、数据库、配置文件、日志、以及任何可能需要迁移到新环境的东西。备份不是为了将来还能用,而是作为意外发生时的撤回点。你可以把数据备份到一个临时的存储桶、对象存储或者外部存储,确保能快速恢复到对外服务断开前的状态。
第三步,先从应用层停止服务。具体做法取决于你项目的架构:若有 systemd 服务,执行 systemctl stop
第四步,清理应用层数据与代码。删除应用代码目录、数据库备份、日志文件、以及任何不再需要的依赖。对生产环境,请确保没有脚本仍在定期执行,比如定时任务(cron),或守护进程中仍指向这套代码。若你使用版本控制,清理相关分支和标签,确保别的分支不会意外引用到这套资源。
第五步,系统层清理。查找并移除无用的计划任务、日志轮转配置;清空临时目录,清除缓存;如果有容器镜像、缓存库或包管理器缓存,也按需要干净清理。对 Linux 系统,可以先执行 vacuum、清理 /var/log、/tmp、/var/cache 等目录,确保系统级别的残留不会在你后续重新部署时造成混乱。
第六步,云端资源的分层清理。先关停并删除虚拟机实例、关停并卸载附带的磁盘、快照、镜像;解除公网 IP 的绑定、回收网络资源、清理子网中的安全组和路由规则;对数据库、对象存储等绑定的资源也要逐一注销或迁移。记得逐项核对:是否还有未释放的带宽、是否还有未绑定的域名解析、是否还有与之关联的负载均衡节点。
第六步续:操作示例。以常见的云场景为例:A 云平台命令行界面(CLI)删除实例、分离磁盘、注销快照;B 云平台在控制台先删除资源组或项目中的所有资源;C 如果使用 Terraform 等基础设施即代码,先执行 terraform destroy 来清理声明的资源,确保没有遗留的 state;D 对于数据库服务,记得先停止写入并导出最后一次快照,然后再删除数据库实例。每个平台的具体命令可能略有差异,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:停止服务、切断依赖、逐步释放、确保没有孤儿资源。
第七步,权限与认证清理。撤销与该项目相关的访问策略、IAM 用户、密钥、证书、服务账号。清空 API key、令牌、脚本中的凭据,避免被人误用。建议把涉及该项目的授权日志保留一段时间,以备后续审计。清理完成后,记得检查是否还有在其他项目中复用的共享账户或角色要退出。
第八步,账单与订阅清理。登录云服务商的账单或成本管理页面,检查是否还有未释放的资源、预留实例、快照扣费、网络流量费用等;对照清单逐条撤销,避免继续产生费用。某些服务的资源组合并可能让你误以为清空完成,务必在成本模块也做一次清理核对,确保没有隐藏订阅依然在计费。
第九步,代码托管与部署管线的清理。删除与该项目相关的 CI/CD 配置、分支保护策略、触发器、部署凭据。确保集成在其他项目中的钩子也得到处理,避免出现误触发。若你使用多云或混合云部署,别忘了刷新跨项目的凭据和秘钥表,确保新环境不会被老环境的凭据误导。
第十步,建立一个清理后的自检清单,并考虑自动化。你可以写一个简单的小脚本,按顺序执行以上步骤的检查,输出结果并记录日志;也可以使用云厂商提供的清理工具或第三方工具来实现一次性清空。将执行日志存档,方便日后查询和回溯,避免再次在相似场景中手忙脚乱。
顺带一提,成为轻松的日常伙伴也很重要。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,网站地址:bbs.77.ink。
这场清理的最后答案藏在云端的风里?当你把所有引用都抹平、把所有资源都回收,真正剩下的是什么?是谁在记得那段被删掉的代码的影子?
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爱美儿网络工作室携手三大公有云,无论用户身在何处,均能获得灵活流畅的体验
2800+
0.01s
70+
130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