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2800+
全球覆盖节点
-
0.01s
平均响应时间
-
70+
覆盖国家
-
130T
输出带宽
在云服务器的世界里,镜像就像你衣柜里那些“备用但不再穿”的衣服:有时用得着,有时只是占地方、拖累性能。应用镜像堆积过多,会把磁盘挤爆、拉慢云实例、甚至影响安全性。所以,定期清理、卸载不再需要的镜像,是一项天天都要做的运维小事。下面我们用一条龙的思路,带你把云服务器上的应用镜像从“囤货”变成“按需存在”,让空间、成本和效率一起笑着向前冲。
首先要明确,所谓“应用镜像”,通常指的是容器镜像、镜像仓库里的镜像、以及云主机本地磁盘中存放的镜像文件。不同场景下的清理重点略有差异:本地镜像要清理本地磁盘;容器运行时的镜像要在确保容器不再使用的前提下再删除;镜像仓库里的未使用镜像要结合仓库策略和命名规范来处理。把范围划清楚,是开始清理的关键一步。
步骤一是清点与盘点。你需要知道当前云服务器上有哪些镜像、哪些镜像未被容器使用,以及镜像仓库里有哪些冗余镜像。常见的本地环境是 Docker、Containerd 等容器运行时。对于 Docker 用户,可以先列出本地镜像:执行 docker images(或 docker image ls)查看 REPOSITORY、TAG、IMAGE ID、CREATED、SIZE 等字段。对比正在运行的容器,找出哪些镜像正在被使用,哪些已经闲置。若镜像没有被任何容器引用,即被标记为dangling或未被使用,就可以作为清理对象。
步骤二是确保不删错镜像。删除镜像前先把相关容器处理干净。你可以先列出正在运行和停止的容器,命令如 docker ps -a。对仍在运行的容器,先执行 docker stop 容器ID,然后使用 docker rm 删除容器。只有确保没有容器再引用这个镜像时,才能安全地删掉镜像。否则你一删镜像,正在运行的容器就会报错,服务也会短暂地掉线,这种场景可不太好玩。
步骤三是执行清理。对于已经确认不再使用的镜像,可以使用如下思路清理:先清除悬空镜像(dangling images)和未被使用的镜像,再对整个镜像库进行整理。常用的 Docker 指令包括:docker image prune 删除悬空镜像,docker image prune -a 删除未使用的镜像,docker system prune 或 docker system prune -a 删除未使用的镜像、未使用的容器、未使用的卷(如果你愿意一起清理卷也加上 --volumes)。执行这些命令前,最好确认你不再需要那些历史镜像的具体验证信息,尤其是生产环境中的镜像版本彼此之间可能有兼容性要求。
步骤四是分区清理:分仓清理镜像仓库。镜像仓库不仅是你在云端的私有仓库(如 Harbor、私有 ECR/ACR/Registry 等),也是镜像的“仓库级别资源”管理对象。对仓库里的旧版本镜像,可以结合命名规范、标签策略进行分组清理:保留最近的若干版本、对不再需要的标签执行删除。若你有持续交付流水线,建议在流水线中嵌入镜像清理步骤,避免旧镜像长期积压。
步骤五是对节点层面的清理。在 Kubernetes 场景下,节点上也会残留很多镜像占用磁盘。此时可以使用容器运行时的工具清理:对 containerd,可以使用 crictl images 展示镜像,再用 crictl rmi
步骤六是监控与诊断。清理不是一次性任务,而是一项持续性的运维工作。清理后,监控磁盘使用率、镜像总量、镜像大小的变化趋势很重要。你可以设置简单的告警阈值,例如当 /var/lib/docker 占用超过 80% 时触发告警,或定期执行脚本把镜像总量和磁盘使用情况写入日志。这样,当清理策略松动或新镜像积压时,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信号。
步骤七是自动化与脚本化。这一步能让你从“手动清理”变成“定时清理”。可以编写一个定时任务(cron 作业、系统计任务或云端调度任务)来定期执行以下逻辑:列出镜像、筛选出未被引用的镜像、删除悬空镜像、保留最近的若干版本、清理无用镜像。为了避免误删,可以在清理前把即将删除的镜像列出并记录,必要时先生成一个“待删除清单”供人工确认再执行删除。脚本可结合日志输出,方便后续审计。
步骤八是安全与合规的考量。镜像清理不仅是容量管理,也关乎安全。旧镜像往往带有已知漏洞或已废弃的依赖,放在仓库里可能成为攻击面。在清理前,结合镜像安全扫描工具(如镜像漏洞检测、基线对比等)进行一次核查,确保被删除的镜像不会影响到现有服务的安全性与合规性。
步骤九是多云/混合云场景下的统一治理。如果你在不同云上运行镜像仓库或容器运行时,保持清理策略的一致性就变得有挑战性。可以建立统一的清理策略文档,定义镜像保留策略、标签命名规范、清理频率、告警阈值等,并在各云环境中复用相同的脚本框架,避免各自为政而导致的镜像碎片化和合规风险。
步骤十是实操小贴士。清理镜像时,优先删除“冗余标签”和未被使用的镜像,避免删错。对于生产环境,建议先在一个测试环境模拟清理流程,确认没有对服务造成影响再推广到生产。清理后,执行一次完整的系统自检,确保容器服务正常、网络连接无异常、磁盘可用。若你使用的是分布式存储或日志收集组件,别忘了同步清理它们的缓存镜像,以免再次出现脏数据占用磁盘的情况。
为了让你在清理路上不至于饿肚子,顺手再来一段广告: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,网站地址:bbs.77.ink。咱们不谈工作,只聊效率与乐趣的平衡,先把镜像清干净,再来点小确幸的娱乐时间,生活就更顺滑了。
再给你一个实用的盘点清单,方便你在清理前后快速核对:先确认当前节点的磁盘使用率、查看 Docker 镜像的总数量和总大小、对比正在运行的容器与镜像的对应关系、检查仓库中的镜像版本与标签是否需要保留、设置自动化清理任务并定期回顾策略。最后记住,镜像清理不是把世界变得更冷酷的行为,而是让系统跑起来更轻盈的一步。你愿意把镜像留给真正需要的人,还是留给时间去证明它的价值?
在一次次的清理实践中,你会发现:镜像就像厨房里多余的调味瓶,留着也许偶尔有用,但长期堆着会让锅变小。把不再需要的镜像分门别类地清理干净,磁盘空间会像天气预报里的晴朗日那样稳定。你会惊喜地发现,系统的嗡嗡声变轻,响应更敏捷,运维记录也变得干净利落。
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动手,先从一个小队列开始:挑一个最近一个月没有被使用的镜像,逐步扩展到整个节点。记住:每一次清理,都是对系统的一个“体检”,不是一次“剪掉一根头发就能变美”的短期行为。你会得到更清晰的镜像地图,更可控的存储资源,以及更稳定的运行环境。你愿意边清理边学习,还是等到磁盘发出求救信号再行动?
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爱美儿网络工作室携手三大公有云,无论用户身在何处,均能获得灵活流畅的体验
2800+
0.01s
70+
130T